大家好,关于法律上有抢夺罪名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抢夺治安处罚标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抢夺治安处罚标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抢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行为的主要特征:
一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行为人不是为了非法占有财物,而是为了戏弄他人取乐而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如把他人的头巾、帽子等物抢了就跑,逗引他人追赶,事后归还等,则不属于抢夺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了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所谓乘人不备,是指行为人乘被侵害人没有觉察或者来不及防备的情况下,夺走财物;公然夺取,是指行为并不具有隐蔽性,被侵害人虽然来不及抗拒,但是对抢夺行为明确知晓。
三是,抢夺行为是直接针对财物实施的,如果是作用于人身,使被侵害人不敢、不能反抗,再抢走财物的话,则可能构成抢劫行为。
“公开盗窃”与“抢夺罪”界定你知道吗
“公开盗窃”?那不就是抢夺吗?怎么还会有区别?你当着人家的面拿走人家的东西,这不就是乘人不备,夺取他人的财物吗?还公开盗窃,都让人看见了,还盗窃呢?怎么想的?这样的想法是否也是你的想法?
?什么是盗窃罪?秘密窃取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什么是抢夺罪?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如果你向他人提问上述两个犯罪概念,会有多少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但是如果你有好奇心的话,你翻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看一下第二百六十四条和第二百六十七条,该法条中觉对没有“秘密”、“乘人不备”的字样!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传统观点认为,抢夺罪与盗窃罪是对立的,抢夺罪必须要乘人不备、公然夺取;盗窃就是秘密窃取。因而,凡是公然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就是抢夺罪或者抢劫罪。
“公开盗窃”与“抢夺罪”会有区别吗?
法律通说认为,抢夺罪与盗窃罪并不是对立关系,抢夺的行为都是符合盗窃行为的特征,但盗窃行为不一定符合抢夺行为的特征,二者是特殊关系,抢夺是特殊法条,而盗窃则是普通法条。
该理论认为:对于违背对方意志取得对方占有的财物的犯罪,究竟成立抢劫罪、抢夺罪或是盗窃罪,其原理为:如果能评价为“压制反抗、强行取得财物的,成立抢劫罪”;否则,再判断是否属于“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导致他人伤亡的可能性”,得出肯定结论,成立抢夺罪;再否则,成立盗窃罪。故盗窃罪是违背对方意志取得财物类型犯罪的兜底罪名。
对于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区分,你认为是传统观点与法律通说哪个更合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
帮别人抢夺小孩算抢夺罪吗
抢孩子一般不是抢夺罪,而可能构成拐卖儿童罪。根据《刑法》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关于本次法律上有抢夺罪名吗和抢夺治安处罚标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