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别人故意打我轻伤犯法吗(我应该负法律责任么)

admin4个月前11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别人故意打我轻伤犯法吗,以及别人来我家打我,我把他打成轻伤,我应该负法律责任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别人来我家打我,我把他打成轻伤,我应该负法律责任么

谢邀。

打架斗殴致人轻伤的,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警察和法院调解时可能会口头说下责任划分,但刑法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

刑事立案后是公诉案件,即使报案人不想追究,也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打架若造成对方轻伤及以上,不仅要赔偿别人的医药费等损失,还要承担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

若是轻伤以下,要赔偿别人的医药费等损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很可能会治安拘留。

若通过调解了,获得了受害人的谅解,可以从轻处罚。

希望有用,该付的医药费正常付,如果对方恶意敲诈,建议您不要退缩,赶紧报案找个好点律师,寻求法律保护。

打架互殴使对方轻伤的处理

协商处理,取得对方谅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因打架斗殴造成了对方伤害,达到轻伤程度,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双方属于可调解案件,如果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进行了民事赔偿,取得了受害人谅解,可不追究刑事责任。

对方语言挑衅,把他打成轻伤,法院会怎么样判刑,判缓刑几率大不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2条、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可以判处缓刑。对其中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当适用缓刑:

1)、犯罪情节轻微的2)、有悔罪表现的3)、没有再犯罪风险的4)、判处缓刑对所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受害人轻伤,在司法实践之中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关于对方挑衅,恐难以认定为受害人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情形,毕竟对方未采取身体攻击措施。仅语言上的挑衅不是比较严重的情形的。

关于判处缓刑的问题,缓刑的前提条件是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

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量刑原则(除管制之外)符合判处缓刑的初步条件。

必定被判处缓刑的情形是: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75周岁以上的人。

可能被判处缓刑的情形是:除了上述必定判处缓刑的人之外的,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风险的、判处缓刑对犯罪嫌疑人所在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

对可能被判处缓刑的情形,即便上述4种情形全部符合,亦未必能得到缓刑。但是如果差一个,则必定不能得到缓刑。所以只能尽力争取。

特别提示一点,如果犯罪嫌疑人之前有过案底,得到缓刑的可能不大,即便未被认定为“累犯”,恐难以让合议庭认定为“没有再犯罪风险的”

只要是把对方打成了轻伤,就一定会受到刑事处罚吗

依我之见:是否一定要追究‘’轻伤‘’打人者的刑事责任判实刑收监执行,还是双方‘’刑事和解‘’而‘’私了‘’而终结刑事诉讼?要看‘’具体案情‘’;如果一一针对的是‘’不法侵害者‘’而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致其‘’轻伤‘’的,依法不负任何责任还要表彰奖励。

以下本人试从刑事法理和实务层面作简要分析:

一,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丶拘役或管制。同时,无论是检察院提起公诉,还是受害人刑事自诉时还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被告人刑罚时还附带民事赔偿。

那么,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是否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是否就一定要判刑坐牢呢?

二,这要看案件具体情况而定:

A,‘’依法必须判刑坐牢的‘’一一一(l)行为人因经常随意殴打他人或扰乱社会秩序,而此次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虽然法律将‘’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致轻伤与纯粹的轻伤作‘’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既然‘’择一重罪处理‘’,那么依法就只能对被告人作‘’寻衅滋事‘’定罪处罚,而不能错误的按轻伤罪处理,即使被告人对受害人作了民事赔偿也只能作为量刑时从轻处理的情节。对于‘’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致其‘’轻伤‘’而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国家维护的老百姓和平安宁的生活秩序的犯罪必须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判实刑收监执行。

‘’尤其是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一一寻衅滋事犯罪就是打击的重点之一,该罪就是扰乱社会秩序的‘’恶势力‘’犯罪,也就更要防止办案机关有人充当‘’恶势力‘’的‘’保护伞‘’而将寻衅滋事犯罪中致人轻伤当着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害而按轻伤案搞违法的刑事和解而判处被告人缓刑让扰乱社会秩序的‘’恶势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2)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公民之间打架斗殴致人轻伤的案件中,有的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调查处理时仍威胁受害人丶证人的,毁灭伪造证据的,自伤丶自残的,有再次犯罪的、累犯的,有能力赔偿受害人而拒不赔偿的。这一类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具有严重‘’人身危险性‘’而无认罪丶悔罪表现的故意伤害(轻伤),依法仍必须以故意伤害定罪处实刑收监执行。

B,可以‘’放弃自诉丶不起诉或判缓刑的‘’一一(1),因家庭丶邻里纠纷引起的双方都有过错的互殴行为,双方都有伤,而其中一方经鉴定为‘’轻伤‘’,双方在有关社区组织调解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丶并全额赔偿了轻伤者的各项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轻伤案件为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作为自诉案件,根据‘’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就本案例所述"轻伤‘’如果受害人与行为人达成协议,受害人自动‘’放弃刑事自诉‘’而‘’私了‘’此案法律是许可。(2),因邻里纠纷互殴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案件,经警方调查鉴定其中一方伤情为轻伤害而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加的‘’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的规定:在检察机关主持下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并全部赔偿受害人各费用,得到受害人谅解并签署请求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的谅解书及请求,在移送法院及开庭时检察官可建议法庭减轻对被告人的判处并‘’适用缓刑‘’,而对于情节较轻的还可由检察机关作出‘’微罪不起诉决定‘’,而终结该轻伤案的刑事诉讼。

三,如果受害人的‘’轻伤‘’是在实施不法侵害,被正当防卫行为致伤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之规定:为了国家丶公共利益丶本人或他人人身权利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不法侵害而予以制止并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的,是正当防卫依法不负责任。结合本案例,如果所谓‘’受害人‘’正在实施法律禁止的不法侵害行为,比如偷盗丶抢劫丶寻衅滋事丶扰乱社会秩序等犯罪(不法侵害行为)公民,以及国家执法人员制止其不法侵害而致其轻伤的,所谓‘’受害人‘’是以身犯法,所受‘’轻伤‘’是咎由自取丶罪有应得,而故意伤害的他的公民和执法人员是正当防卫应予表彰奖励的行为。

提问者:以上本人所介绍的‘’轻伤‘’案件是判实刑收监执行,还是可以由受害人放弃自诉丶检察机关不起诉丶法院判缓刑,以及是被公民或执法人员制止‘’不法侵害‘’而‘’正当防卫‘’致其轻伤的?请你自己结合具体案件去分析吧!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见谅。

参与打架人不是我打的,对方轻伤,我会负哪些责任

参与打架属于共同犯罪,打人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构成轻伤就涉嫌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赔偿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经济损失。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把别人打成轻伤,该怎样处理

按现行法律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说,打架斗殴,代价是很重的,千万不要图一时之痛快去打架。

事情既然已经出了,无可挽回。以下是给当事人的建议。

1、收集对方有过错的证据。例如,是他们的原因引起纠纷,他们方人多,你们方人少,你们是被迫还手,是他们先动的手等等。对方有过错,可以减轻或免除自己一方的责任。

2、注意对方伤残鉴定是否违反法定程序,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是否有资质,鉴定结论是否有问题。如果不构成轻伤,而只是轻微伤,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换句话说,轻伤的鉴定结论是否有可能推翻。

3、收集自己一方受伤的证据。如果自己一方也构成轻伤则对方也构成故意伤害罪。

4、尝试一下双方是否能够和解。

5、关键的录像被掐掉,如果经过的时间不太长,经过技术处理有可能将删除的录像恢复。

别人碰我对象我打他们违法吗

打人属于违法行为,

1、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2、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3、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4、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关于别人故意打我轻伤犯法吗和别人来我家打我,我把他打成轻伤,我应该负法律责任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http://flzx.12364.com/flzx/8c8c47e6fb631282.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