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归公安哪个部门管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 公安局的人是不是可是随便查询公民的个人信息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归公安哪个部门管
- 非法查询公民信息怎么立案调查
- 圆通内鬼致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大家担心有自己吗?
- 私自查询公民信息犯什么罪
- 只提供手机号注册抖音,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 侵犯公民信息罪,取保6个月了,检察院量刑建议3年,缓刑几率大吗?
公安局的人是不是可是随便查询公民的个人信息
警察不能随便查公民隐私。可以向公安部门投诉,情节严重的可以起诉。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之后,查询个人信息、查询开房记录、查询家庭住址,查询配偶子女等行为,都将涉嫌犯罪。当前,公安系统内部对信息泄露防范措施做足了准备,包括在查询页面附上查询者个人身份信息,即查询的每条内部信息都将被记录,可随时倒查追究相关民警责任。在公安工作的人,学习的第一课就是保密守则。正是因为公安机关内部信息,涉及到大量不宜外传的内容,诸如公安机关侦查手段、正在查办的案件信息、当事人个人隐私、相关证人信息等等。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福建警方-找警察朋友查询公民个人信息,还请免开尊口!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归公安哪个部门管
管辖权在公安部门。如果涉及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归公安部门管辖。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归公安部门管辖。
2、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3、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4、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5、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非法查询公民信息怎么立案调查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根据司法实践的情况,《解释》第四条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作了进一步明确。
一是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二是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明确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圆通内鬼致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大家担心有自己吗?
“有内鬼,停止交易”,热搜:圆通内鬼泄露40万条个人信息,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圆通几个内部人员,和外面的不法分子勾结在一起,进行了一些PY交易,这几个内部员工呢,把自己在圆通的内部系统账号,有偿出租给不法分子,然后这群不法分子,就通过盗取客户个人信息,再进行层层倒卖,从而获利,至于出租账号的价格嘛,只需要每天500块钱,不法分子就能从圆通内部员工的手里,获取大量的隐私信息,其中包括发件人,和寄件人的地址姓名和电话。
这些个人信息和电话,最后一般都会流落到电信诈骗,或者电销团队手上,涉案金额达到了120余万元,不过据圆通最新的回应说,这几个内鬼嫌疑人现在已经落网了,小心翼翼做好了一切安全手段,最后居然会被内部员工出卖,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但说句老实话,在处处联机的大数据互联网时代,隐私这东西真不是你想守护,就能守护得住的,这次圆通内部员工监守自盗,虽然引人愤怒,但我们心里都明白,这绝不会是个例,著名网站“58同城”,就被网友戏称为,“一个神奇的骗子网站”,排除掉管理不周诈骗横行这些因素以外,你会发现,这里面也有一部分是内部员工的锅。
在这个事件中,“前”58同城员工,也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把求职者的个人简历,私自存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中,然后从中谋取利益,在大数据时代里,我们每个人宛若一个透明人,被数据分析这双透视眼看得清清楚楚,你的每一次网页浏览记录行程记录,你的人脸数据和账号信息,甚至还有你的住址和家庭关系,在大数据面前都是一览无余的,那我怎样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隐私呢,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上个人信息,其实我们自己最先“泄露”的,企业出于节约投资,和高效吸引客户的目的,通常会开发一款简易的APP投放市场,用户会通过多种途径,下载和使用该APP,企业为了能更好的,分析市场和用户特征,可能需要用户在注册中,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甚至在使用中,要求用户不断的进行各种反馈,往往这些反馈中,也包含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大多数时候,用户并不知道自己,参与了这些反馈程序,仅仅是出自于对产品,或者企业的热爱或自身的好奇心,而进行的尝试。
但是自身的信息却被悄悄地收集走了,另外,大多数APP都要求用户登录之后,才可以使用,并没有不登录就可以体验的选项,通常注册时候,也没有所谓的匿名注册,一般都要用户填写,真实的手机号码进行注册,还有的APP提供第三方登录方式,但是第三方登录,一般也需要填写真实的手机号码,通过第三方登录方式注册的用户,会自动捆绑关注该APP所在第三方的账户,在注册之后,用户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授权,虽然用户有权选择同意或者拒绝,但是一旦用户选择了拒绝,也就意味着该APP不能使用,或者某些功能不能使用,尤其是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很多APP会要求用户登录手机号,或者银行账号,甚至是上传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为了能够使用到APP的服务,用户就不得不提交这些信息,在使用该APP之后,一定会在该APP上留下各种信息,如果用户对这些信息进行删除,是否该信息就不可以再被他方修复,如果用户对该APP进行删除卸载,是否该账户就被立即清除永久消失,这些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所以当各位在使用一些APP的时候,就应该谨慎填写个人信息,下面再为大家介绍几种,个人隐私会泄露的可能情况,在这些场合大家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
第一,上网活动踪迹,这是指人们的IP地址网页浏览记录,“IP地址”全称网际协议地址,是一种在互联网上,给主机编址的方式,而互联网上每个主机只有唯一的IP地址,通过IP地址,可以查找到用户当前使用的服务器,用户每天会上网查询,各种生活所需要的信息,人们在分享和浏览这些,信息的同时,自身的IP地址下载地址上传时用户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被储存到他方的数据库中,破解服务器的防护网,通过植入病毒,可以盗取该服务器上存储的信息,还可以通过IP地址,查询到用户当前所在位置,信息处理者可以通过你的网页浏览记录,和上网活动内容,进行自动化处理和网络画像,勾画出特定自然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财务状况个人习惯等,而且一旦浏览的是钓鱼网站,用户很容易被锁定IP地址,导致个人的相关信息被非法收集,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将面临现实性的危险。
第二,网络购物点餐网约车,快递外卖出行基本上,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特别是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必须在家隔离,网络购物和点餐的用户和频次空前激增,人们在享受网络购物点餐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无论是网络购物还是点餐,都需要用户填写手机号码和收货地址,而网约车需要用户填写出发地和目的地一旦这三个信息被不法分子所收集,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第三,个人信用和财产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和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多通过网络,进行个人财产的管理,此处的个人信用和财产状况,主要是指个人的银行卡信息,和网上交易信息,当前我国的网上支付,主要是第三方支付,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而第三方支付,必须关联用户的银行卡和实名身份证。
这样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以及用户财务状况,就很容易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掌握和储存,而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用户个人一无所知,才会出现2017年的,支付宝“年度账单”的信任危机,以及不少用户支付宝被盜刷等事件,此外,当前的第三方支付,实行的是实名化支付,即一笔交易完成时,对方账户和我方账户的名称编号,交易内容时间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交易双方和第三方平台都是知晓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个人信息的曝光度,和受侵扰的风险,另外,通过对双方积年累月的交易内容的分析,还可以分析出你的交易习惯,和消费习惯等信息,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主体,向市场投放精准化服务和商品,但是也会被非法利用,产生一系列侵犯个人信息权的犯罪行为,如诈骗绑架。
杜绝此类侵权和犯罪的出现,最好的方法是将个人信用和财产状况,明确的纳入到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范围之中,维护好个人信用和财产的安全,第三四,网络联系方式,主要是指个人经过实名注册,或者长期使用的,能及时准确联系到,特定自然人的网络账号,如微信号QQ号微博号论坛号等,这些网络联系方式,具有和手机号码同等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手机号码不具备的功能,如通过特定的网络联系方式,登录各种客户端和网页论坛后,用户可以在上面动态发文发图片,发视频直播聊天游戏,共享定位实时互动,展现自然人的个体性,这些都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近些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个人网络交往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使得这些网络联系方式,由原本简单的虚拟的,和社交性的网络工具,变成了复杂的实名化身份象征,如微博官方对博主本人的微博认证,QQ号的空间装扮,各种用户特权等等,原本纯商业化和便利平台管理的行为和功能,日益附加和放大了,这些网络联系方式的身份识别性。
第五,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可以说是个人信息储存库,是最全面的资料之一了,它收存一个人的履历政治历史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等,各个方面的有关文件材料,在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相关事情时,人事档案是必不可少的证明资料,虽然我国有专门《档案法》,对人事档案进行规定,但是并不妨碍人事档案,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因为《档案法》和个人信息权的法律规范,二者在立法目的保护法益制定背景,以及规定内容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之处,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更加需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的法律保护,第六,犯罪记录,这一项呢也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而言的,犯罪记录也称为案底,指的是被法院判过刑罚的犯罪人的犯罪记录,犯罪记录一般由国家公安机关保管,便于国家对特定犯罪人的观察,和再次犯罪的预测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务电子化的改革,公安机关基本实现了办公电子化,绝大部分的犯罪记录都存储在数据库中,相较于传统纸质储存而言,犯罪记录被泄露和入侵的风险增大,一旦存储着犯罪记录的数据库,被入侵篡改泄露,将带来灾难性的二次伤害。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记录着一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目前有设置防火墙,设置密码等防护措施,网络安全工程师们,也在日夜不断的检测和修补网络漏洞,维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但是正如大数据时代的明显漏洞一样,数据是可以被攻克被入侵的,这些存储着个人信息的载体,一旦出现漏洞,那么众多的个人信息,将会落入不法分子之手,普通人将任其宰割,正如拿破仑所说,“一场战争的胜利90%取决于情报”,随着国家战略的升级,经济结构的转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乃至独占鳌头,就需要掌控大量的个人信息,而大数据技术,是目前最高效最准确最便捷的收集,分析和加工个人信息的工具,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两大改变,一是催生了大量的新型行业如电商经济,以及传统经济向电商行业转型,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模式和企业的未来战略,二是智能化和便捷化了公众的生产和生活,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企业和个人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私自查询公民信息犯什么罪
私自查询公民信息犯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查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自然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把公民的个人信息贩卖给他人的行为。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要处罚金。
只提供手机号注册抖音,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只提供手机号注册抖音,如果未经授权或者未经同意,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个人信息应当得到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非法收集、使用、销售、泄露等行为。在这里,只提供手机号进行注册,未经索取以及未_
侵犯公民信息罪,取保6个月了,检察院量刑建议3年,缓刑几率大吗?
经常看到类似这种个案提问,统一答复几点,供参考,其他诸如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能否判处缓刑的问题可以参照。
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讲究的是以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而所有的事实,包括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都必须依赖证据。因此,在没有全面了解案情及证据的情况下,大家所作的回答肯定是不全面、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
审判阶段取保候审与最终宣判结果是否为缓刑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代表结果就一定会对被告人宣告缓刑。当然,取保候审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
具体个案建议咨询律师,以获得相对正确与完整的答案。只有将案件的详细情况,甚至相关证据情况准确如实的向律师描述,专业刑事律师经过分析后,才能给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
具体到题主所提问题,检察机关量刑建议三年,可能表明被告人犯罪相对较严重,能否判处缓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斩钉截铁的肯定性回答绝对是不负责任的胡说。
最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虽取保,但量刑建议偏重,能否缓刑,存在很大变数。
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