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别人抢夺李云龙物资犯法吗(李云龙李粟结局)

admin3个月前546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别人抢夺李云龙物资犯法吗,以及李云龙李粟结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亮剑》独立团分散后,张大彪天天吃罐头,李云龙为何只能啃大饼

《亮剑》看的明显不够认真,李云龙和秀芹的婚宴主菜是什么?日本军用肉罐头炖大白菜嘛,主食才是贴饼子,显然李云龙是能够吃到罐头的。至于张大彪所谓“天天小酒喝着,日本罐头伺候着”则明显是吹牛,战友之间互相炫耀和得瑟一下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日军的牛肉罐头属于“应急口粮”,只是在执行战役任务和长途行军时才予以配发,而晋西北的日军都是三流警备部队,一般担负守备据点的次要任务,即便是下乡扫荡也就是在据点和炮楼附近转悠,根本没有配发罐头的资格。华北的日本鬼子之所以进了村子就抓鸡吃,就是因为配给不足缺少荤腥,日本人自己都没多少,张大彪去哪缴获那么多哇。

事实是,日寇华北方面军是推行“以战养战”最深入的战略区,因为这里算是他们的后方和所谓“治安区”。冈村宁次1941年上任时,24万多华北日军的粮秣储备只有一月份,日常补给大部分靠就地征收解决,说白了就是吃饭基本靠抢,而有限的资源全部优先满足太平洋战场和华中地区的日军野战师团。

第二是日本本土的牛肉产量非常有限,侵华战争前期的牛肉罐头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渠道被掐断,再生产出来的军用罐头要么是鱼肉、要么是杂粮拌上牛血,是连鬼子兵自己都嫌弃的“猪食”,关于这一点,之前笔者曾经有专答。就算张营长战利品管够,这玩意儿连吃三天他一准得吐了,还哪来的容光焕发。

退一步说,《亮剑》里其实也诠释的比较准确,张大彪归建之前的战斗主要消灭的是“皇协军”,战斗力差,缴获容易,但这帮二鬼子可没什么军用罐头。如果独立团一营天天追着鬼子打硬仗,还怎么发展壮大,如何能扩充到2000人的队伍?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倒不能说张大彪一盒罐头缴获不到,但肯定没那么多。

陈赓将军打完神头岭伏击战,立马亲自将大批战利品送往129师师部,司令部机关没有作战缴获,各野战部队拣好东西送给首长那是传统;王近山消灭日军“战地观摩团”的韩略村战斗,就是发生在率部赶回延安的路上,除了回防陕甘宁之外,重要的任务就是护送几门打光炮弹的九二步兵炮,因为延安要办炮兵学校。

所以,张大彪真要是有大量的物资缴获,也一定要定时“孝敬”李大团长,毕竟李云龙只带着不足百人的团部和警卫排驻在赵家峪,是没有能力遂行作战任务的,各营连慰劳慰劳团部机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张大彪有的好东西,李云龙一定有,更别提两箱牛肉罐头了。只不过数量有限,李云龙也得储存起来当作“应急口粮”。

团长大婚,部队大喜,压箱底的好东西当然也得拿出来,所以证婚人赵刚命令拿出罐头炖菜吃,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这已经算是珍馐美味了。真实的历史是,在华北日伪的封锁和掠夺下,以及在阎锡山晋绥军的征收下,地贫民脊的晋东南和晋西北山区的百姓生存极为困难,八路军各部队能够吃饱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像《亮剑》李云龙和战士们能顿顿吃上贴饼子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八路军为什么搞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不妨都了解一下。

我军讲究的是“官兵平等”的政策,独立团一营壮大到2000多人,战士们如果天天吃糠咽菜,身为营长的张大彪顿顿日本肉罐头是不可想像的。《亮剑》这一桥段主要是为了突出李云龙化整为零分兵发展的正确性,证明独立团各营连多有斩获,但它严重误读了敌后战场的艰苦程度,毕竟是文学作品,军史素材拔高是很正常的,张大彪就那么一说,我们听完一乐,足矣。

如何看待《亮剑》中李云龙叫嚣自己有8个营的场景片段

孔捷吃惊,丁伟没反应,是因为丁伟比孔捷更了解李云龙。1942年华北日军大“扫荡”之后不久,李、丁、孔三人曾在独立团驻地有过一次短暂的会面,谈话期间丁伟提到李云龙当兵时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说明丁与李很有可能是同班战友,至少也是同期入伍的新兵。而孔捷对李云龙的熟悉程度,肯定比不上丁伟。因为早在李家坡战斗期间,独立团起初没有争得主攻任务,为此,三位团领导李云龙、赵刚、孔捷彼此之间发生激烈争吵,李云龙曾用一句很有力量的话语训斥孔捷:“你小子给我闭嘴!当年老子是怎么教你打枪的?”这句话当场使孔捷张口结舌。由此可见,孔捷的入伍时间比李云龙晚,在李、丁二人面前,只能算是个新兵。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丁伟与李云龙一样,都是喜欢不走寻常路的人。俩人在四处化缘、招兵买马这方面都颇有建树,李云龙一贯打完仗贴封条抢战利品,丁伟对此极为赞许,想必这种事他在辽沈战场上肯定没少干。而且俩人会时不时地违反政策和纪律,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比如李云龙战场抗命、斩杀投降土匪,丁伟私自开烧锅酿酒赚钱等等。由于李、丁二人在性格、作风等方面具有诸多共同点,彼此熟悉对方的套路,所以,当听到李云龙扩充兵力达到8个营时,丁伟不会感到任何意外。

相反,孔捷的行事风格与李、丁二人完全不同,或者说,他与李、丁二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当然就会对李云龙的扩军业绩感到不解和吃惊。因为孔捷是服从领导、遵守纪律的模范,根本不会想到像李云龙那样采用“邪门歪道”的方法扩军备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亮剑张白鹿与李云龙结果怎样

亮剑张白鹿与李云龙结果是没有在一起,李云龙还爱着田雨,守住了底线。张白鹿是田雨的大学同学,也是一名老师她非常喜欢当兵打仗的英雄,所以一眼就看上了田雨的丈夫李云龙,很想撬过来,一直想方设法往李云龙身边靠,但被李云龙拒绝,李云龙表示自己爱的是田雨。

《亮剑》中李家坡之战,为什么没让李云龙先上

凭啥好事都是他李云龙的!不让他先上就对了。

李家坡之战,是剧中打得最为剧烈的之一。此战,386旅的772团连续发起8次冲锋,都被山崎大队依靠有利地形和强大的火力打了回来,部队伤亡惨重,再打下去只怕连编制都要被打没了。

旅长无奈之下,才决定让李云龙的独立团上,最终一举攻克了李家坡,全歼山崎大队。

从独立团来讲,这一战确实是大胜,但对整个386旅及129师而言,最多只能称为惨胜。那么,如果旅长一开始就让独立团上,岂不是可以避免重大伤亡?如果旅长这么做的话,队伍就没法带了。

一、李云龙为什么每次都抢到主攻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772团团长程瞎子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凭啥好事都是他李云龙的?”

程瞎子的772团能够抢到首攻,是因为李云龙没有去旅部参加作战会议。只要李云龙去,这个首攻任务必然是独立团的。

首先,李云龙资格老,早在鄂豫皖时期就是主力团的团长了,五上五下,过草地的时候依然是团长,论起资格来,整个386旅甚至是129师,资格比他老的都不多。程瞎子的772团也是主力团,但程瞎子的资格却远不如李云龙,他和李云龙争起来,底气不足,回回都落了下风。

其次,李云龙是个关系户,他曾经是老师长的警卫员。警卫员,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司机、保镖、秘书,是领导身边最受重用和信赖的人。君不见,许多领导的司机、秘书,不都沾了领导的光,干个几年大小都能当个官嘛。老师长和旅长对李云龙都有所偏爱。不然孔捷也不好发牢骚:战场抗命,多大的事啊,搁我孔捷身上,早就枪毙八回了。李云龙呢?当了几天被服厂厂长而已,跟休了个假没啥区别。

最重要的一点,李云龙确实有本事,打仗头脑灵活、作风强悍,在抗战初期为了避免损失,最难打的仗、最强悍的敌人、最艰难的任务都是交给李云龙打的,所以李家坡之战前,许多战斗,李云龙都抢到了主攻。

二、李家坡之战,李云龙为何坐了冷板凳

李云龙没有捞到首攻,是因为去开会的是赵刚。

从正面来讲,赵刚是个原则性强、服从命令讲大局的人,首攻不首攻不重要,领导会有通盘考虑的。

从反面来讲,赵刚是个白面书生,说话慢声细语有理有节,根本没法和那些拍着桌子骂娘,张口就是国骂、作风蛮横的军人相比。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在布置作战任务时,大旅长话音刚落,几个主力团团长肯定就挽起了袖子、唾沫星子横飞、争得脸红脖子粗,恨不得要打起来,赵刚这个燕京大学的高材生,能做得出来吗?他还真拉不下这个脸。

还有一点,部队是存在山头的。赵刚的职务是团政委,和程瞎子等是平级,但赵刚才来几天?就算他是搞学运的老资格,那些骄兵悍将哪会把他放在眼里?几个独立团的主官争归争,却都是十几年的感情,赵刚就是个外来户而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剧中看来,当时相当一部分干部对政委并不感冒,觉得政委是可有可无的,大旅长来被服厂“请”李云龙出山时,李云龙就提出独立团不派政委,由他一人兼任的“过份”要求,惹得旅长大动肝火。

所以,赵刚去参加作战会议,以赵刚的性格和当时部队的风气,赵刚抢不到首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大旅长咋想的

在我军历史上,只要说到旅长,那一定非陈赓莫属,此人性格活泼、惊才绝艳,上过黄埔、留学苏联,搞过情报、带过部队、交游广泛、朋友处处,数次临危受命,皆能举重若轻、力挽狂澜。

有着天子第一门生、黄埔精英之称的胡宗南,和大旅长是黄埔同学,他们打了一辈子交道,胡宗南从来没有赢过陈赓,不说带兵,就是拿着板凳斗殴,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在晋西北,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足以说明大旅长的本事,所以李云龙在大旅长跟前老实得跟个孩子一样。

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大旅长是个军事出色、头脑灵活、大局观、原则性极强、站位极高的牛人,他之所以让772团打首攻,必定有他自己的考量。

386旅管着好几个团,作为旅长他得一碗水端平,不能什么好事都让李云龙占了。关系归关系,工作归工作,不然人心就散了、怨气就大了,队伍就没法带了。

再者,一个旅的战斗力取决于下面几个团的战斗力,尽管知道李云龙点子多、头脑活,派他去首攻一定会省事地多,但一个旅总不能让独立团一家独大吧?别的团也得啃啃硬骨头,接受一下战斗的考验吧?

所以大旅长就算对李云龙再偏爱、再欣赏,两个人的关系再怎么好,都不可能把所有的首攻任务都给李云龙,772团抢到首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结语:越是残酷的战斗、越是艰难的局势,越考验一个人的军事才华。

程瞎子尽管抢下了首攻任务,但他打仗风格和孔捷有点像:不计代价猛攻。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可一个团才千把人,哪经得起这样的消耗啊?其中许多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战士,是我军宝贵的人才,一个个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旅长能不心疼吗?

以772团的作战方式和火力配置,绝不可能攻下装备精良、战术出色、火力凶猛的山崎大队防守的李家坡,战局就此僵在那了。

然而,山崎固守李家坡,日军已经纷纷从各个据点出动,平常想找八路军的主力都摸不着边,现在集结在一起,这可是消灭八路军的好机会啊。所以时间上不允许八路军继续在李家坡僵持下去。

偏偏,山崎大队误入根据地,炸了八路军的兵工厂、袭击了八路军的后方医院,让副总指挥极为愤怒,命令一定要把山崎大队全歼,作战命令既然下达了,就一定要完成。

在这种情况之下,旅长为了减小损失,尽快抢在敌援兵到达之前拿下李家坡,只有换李云龙上。所以,你程瞎子有什么好委屈的?不要说旅长不给机会,怪只怕自己的牙口不好,啃不下山崎大队这个“硬骨头”。前面的8次冲锋,极大消耗了山崎大队,也只得为李云龙作了“嫁衣”。

所以,只要有本事,就不用怕没有机会,在这一点上,李云龙确实是强悍。唯一让人鄙视的是:这家伙是个狗脸,变起脸来比谁都快。前面还横眉竖眼破口大骂,旅长电话一来恨不得跪下!什么东西嘛!

李云龙李粟结局

李粟最后将抢夺的物资原封不动的还给了李云龙军队。在李云龙没有赶到之前,李粟是十分狂傲的,不仅动手抢物资,还打了王有胜,致使王有胜感到委屈,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而在李云龙到了之后,李粟深知李云龙的地位,于是在衡量过后便把物资还给了对方。

都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亮剑》中的李云龙却屡次抗命,对此你怎么看

亮剑中,李云龙屡次抗命,都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惩罚,反而继续被任用,首长明知道李云龙有抗命的习惯,为什么还能放心的把任务交给李云龙呢?李云龙的这个习惯究竟是好是坏呢?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我们先来看看李云龙都抗了几次上级的命令,第一次就是最开始的苍云岭战役,李云龙违抗命令率部从正面突围,顺便击溃了个坂田联队,虽然过程惊险,但结局是好的,李云龙不但顺利完成任务,掩护兄弟部队并带新一团成功突围,还干掉了坂田联队长。

第二次是李云龙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抽出一个营去伏击日军观摩团,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李云龙事先并不知道会等到这么大的一条大鱼,最后在晋绥军观光团的面前干掉了日军观光团,可谓一箭双雕。当时的李云龙并不是不假思索的给总部的命令打了个折扣,从一个团变为两个营。要知道在此之前李云龙并不是没和山本特工队打过交道,独立团第一次被袭到魏和尚逃出战俘营,李云龙对山本特工队的战斗力已经有了计较,两个营完全可以挡住山本小队,这也是李云龙抗命的底气。

说到这很多读者就看明白了,李云龙虽然在执行总部下达的命令时打折扣,但完成的任务和战略目标并没有打任何折扣。虽然抗命,但都达到了总部要求的战略目标,没有给大局带来影响。所以说李云龙抗命不是因为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给出的最优策略。

中国有句古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中国古代由于通信不便,将军领军打仗完全靠自己对局势的判断,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一样,八路军各部队之间通信不畅,很多时候都是各打各的,总部统筹安排的战略部署也是根据各地汇集的情报做出的,难免有不准确的时候,就像李云龙都要把平安县城打下来了,八路军总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的本质在于要顾全大局,不要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战友的利益,在个人和集体之间要服从上级的命令,凭借李云龙的战斗素养和大局观,抗命也是有理有据的,而且不是为了自己。这也是首长在李云龙屡次抗命后还放心把军权交给他的原因。

最后再看看李云龙遵守命令的程度,让大家对李云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管是带领独立团突围到赵家裕,还是华野二师守赵庄,李云龙都为大局做出了很多贡献,所以说,不论是他的抗命还是遵命,都是建立在他的战略素养和大局观上的合理的决定,数次抗命也都是低风险高回报的行动。

综上所述究竟应不应该抗命呢?如果抗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果不抗命立不了大功也没有打错,如何选择就看当事人的性格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链接:http://flwt.12364.com/flwt/160620a8c273427d.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